研究方法(一)

林芍音Daphne Lin 

這兩個禮拜來,讀的多半是語言教學的研究方法,English Ed 博士班著重質的研究。現在將這兩星期讀到的三種研究方法,簡述如下︰

Correlational Approaches相關性研究法, Case Studies個案研究法, Ethnographic Studies人誌學研究法

一、Correlational Approaches 相關性研究法

這種研究方法,特色在於(1)研究對象是一個大群體(2)研究的variable (變數)一定至少兩個以上,以便研究變數間的相關性(3)在研究之前,要先定義所要研究的概念 construct(4)性質上,多半是數據的收集和分 析,屬於量的研究。Correlational studies 和因果關係研究法(causal studies,又稱實驗 室研究法 experimental studies)不同,在於 causal studies 以先確 定A 導致 B,而 correlational studies 則問︰『A 和 B 如何互相影響?』

Correlational studies 又可以分成兩種︰(1)relationsip studies,透過較長的時間,同時觀察兩個變數,觀察他們之間的關係。例如,我們可以研究,接受課後閱讀輔導的學生,是否能有較佳的拼字正確比(2)prediction studies,研究者事先預期兩個變數間有一定的關係,然後尋 找數據,證實 A 和 B 的確存在彼此互動的關係。例如,我們可以預期托 福成績好的學生,在大學學業上也應該有好的成就,然後收集數據,證實或推翻這個假設。 在做 correlational studies 時,有幾個要素要注意︰(1)有效性 (validity)--設計的研究和評估法,是否針對要研究的主旨(變數)設 計。例如,想要評估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卻給一個 written test,明 顯是無效的評估法。

2)可信度(reliability)--研究及評估法,是否有準確性及一致性。例如,發問卷給學生,學生卻將答案寫在錯誤的答案 卷上,準確性即為零。又如,在批閱學生的作業或測驗時,評閱的老師是否有一致的標準。 Correlational studies 的缺點,在於(1)以數據分析研究對象(學生),乃化繁為簡,犧牲掉許多研究議題。(2)無法決定因果關係。(3)研究對象越多越好,以便收集大量數據,但是相對的,無法提供對個別學習者各方面的觀察。

二、Case Studies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的特色︰(1)只研究少數學習個體,甚至只以一個學生為研究對象(2)是一種細膩且全人觀察的研究法(3)在學習者的學習環境觀察,而非隔離式的實驗室研究,所以可稱為自然式的研究法(4)屬於質的研究(4)屬於縱向而且深入的研究,因為費時,而且收集的資料不侷限於學習者的學習成果(5)沒有預設立場,在研究過程中,不斷修改提出的問題或假設(6)研究報告,主要是描述性的,除了描繪研究對象的學習現象,並對於學習環境及文化背景做詮釋,所以整個研究報告,讀起來猶如一篇故事。

研究步驟︰(1)研究者根據自己的經驗或某個理論,提出問題(假設)(2)定義研究範圍(bounded system,又稱 boundaries),可能範圍包括學生的家庭背景及觀念、學習經驗、行為模式、學習環境、學生與學習環境的互動等等。(3)設計研究計畫,列出指標,以便從事研究活動(4)收集研究範圍的相關資料(5)修正假設,有必要的話,重複步驟 2-4(6)分析資料(5)描述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學習環境對學習者的影響。

資料收集法,大致分成三種︰

1.    自然式觀察法(naturalistic observations)︰以隨機取樣為原則,可收集(1)學生的即興寫作作品,例如日常課室所作的筆記、與任何人的來往信件、為其它科目所寫的報告、同儕評語、閱讀雜記等等。(2)隨機錄音或錄影(3)研究者速記研究對象的所有言行舉止(若能有筆記電腦,也許可以快速做筆記)(4)做 diary studies,亦即研究者固定寫日記或週記,只是這方面的資料,缺點在於它是非及時性的觀察。

2. 誘導式技巧(elitation techniques)︰亦即資料來源,是經由研究者誘導而收集到的。方法有(1)訪談(interviewing),先設計好問卷,再 根據研究專題的性質,決定要採取高度結構化的晤談,或是半結構、無結構式的晤談。所謂高度結構化的訪談法,即訪談前,要設計好訪談指標,在晤談的過程中,嚴謹地遵守訪談指標,例如,明確建議如何做開場白,如何結束晤談,問問題時該怎麼問等等。收集訪談資料時,切記和受訪者 建立互信及良好的互動,並敏銳地針對重要議題做進一步的探索。(2)反省或思考報告(verbal reports)--請研究對象做學習反應、反省方面的報告,或者請他(她)及時敘述學習過程中的思考活動(think aloudmethods)。

3. 收集既有的資料︰這方面包括的資料有(1)寫作成品(2)考試資料(3)學校方面的記錄(4)關於家庭或生活社群的資料。分析資料的原則︰審視收集好的資料,找出有意義的主旨、議題或變數,以便整理出這些主旨、議題或變數所形成的模式,再加以解釋這些模式。

三、Ethnographic Studies 人誌學研究法

人誌學是一種人類學的研究,屬於文化社會學的研究領域。學者將這種研究法分兩方面探討︰(1)教育人誌--研究正式及非正式的教育,重點放在研究文化化(enculturation)或去文化(acculturation)的過程。(2)溝通人誌--由人類學和社會語言學的觀點,研究重點為,人在他所生長的社群裡,如何認知或習得適當而且有效的溝通模式、語言社群中的對話機制和場合、社會意含如何透過這些機制呈現出來,研究結果,常常是要探討不同社群中的溝通模式如何運作。

人誌學研究法和個案研究法很類似,但有下列的不同處︰(1)人誌學根基於人類學,並側重於文化的探討(2)個案研究對象為單一或少數個體,而人誌學的研究對象,是一整個文化社群。(3)個案研究側重於研究對象的學習環境,但不一定包括他的文化背景,而人誌學研究中,文化環境卻是最重要的研究重點。

資料的收集法,可謂田野調查法︰(1)訪談--可包括關鍵人物採訪、生活史料探訪、自傳式晤談,訪談方式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所謂關鍵人物有幾項特徵,這位訪談對象可能掌握重要的資訊、能夠說古道今、懂得如何傳遞資訊、樂意提供資訊。(2)文獻資料--可收集的資料包括日記、書信、學生的作文、學程提案計畫、授課計畫(教案),報告、課程資料(講義、課程表等等)、家長來信或其他寫作資料、出缺席記錄等。(3)非文獻資料隨機錄製的錄影帶和錄音帶、照片、美勞作品、文化社區地圖、電影史料。

人誌學研究法的特色因此可歸納為︰(1)田野調查—研究者本身,必須長期身處於研究對象的文化社群中,以最不干擾對象的方式,隨機收集資料。因此,研究者也是參與社群生活的觀察者(2)由相當攏統的假設出發,田野研究初期的目的之一,是要發展出更具體的問題(3)雖提出假設性的研究問題,但無預設立場;一再經歷提出假設、觀察、檢討、修改假設、再觀察的過程(4)是縱向而深入的研究(請記得一個術語︰diachronic dimension,一指所花費的研究時間相當長,另一指研究的時空不只放在當下的社會,並應回溯以前的社會)(5)是一種質的研究(6)研究報告也如小說,是敘述描繪性的(7)研究的目的,在於發掘圈內人的真實觀點(請記得一個重要的術語︰the emic view),這個觀點的根據,是發掘被研究的社群中的成員,如何將以文化為根基的觀點、詮釋和分類,運用在了解並解讀知識上,以及如何以之規範他們的行為模式。

人誌學研究可大可小︰(1)macroethnographic studies: 研究大範圍的事件及過程,例如,研究教室裡的溝通模式,可以從家庭文化、社區的文化價值,以及政治運作方式等多方面去探討。(2)microethnographic studies: 縮小範圍的研究,例如研究某幾堂課中的課室互動,可以收集並分析的資料包括︰(a)與這幾堂課相同或相關的授課活動中,教室中的互動情形(b)其他學科的教室互動(c)教室文化的整體觀(d)校內其他的課程(e)學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