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介紹教師介紹課歷進教室遠距須知示範教材
英文閱讀(三)︰文化與科技-網 (Reading (III): Culture and Technology)

課程文件檔下載
 

This course aims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critical reading and thinking skills. Students will read challenging texts that reflect important cultural themes and demand critical thinking, analyze the rhetoric and structure of arguments, and summarize and critique examples of mature expository and argumentative prose.  In an effort to develop students' skill for working and learning together and to expose them to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group projects that emphasize collaborative research, topic exploration, and problem solving will accompany each reading.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incorporate resources outside the classroom-to search the Internet, explore pop-culture sources, interview people, and conduct observations-to explore further what they have read.

用以文化與科技為主題的文章訓練同學

l          閱讀與分析文章結構與修辭能力;

l          批判閱讀與思考技巧、寫摘要以及對議題進一步研究探索。

適合修讀對象: 

中高階英語學習者Advanced English learners

(無法自我督促、配合時間到校、或是應用網路學習者,不適宜參加本課程。)

作業說明
 

1.提供線上說明作業內容

2.線上即時作業填答

3.作業檔案上傳及下載

4.線上測驗

5.成績查詢

  6.其他做法:課堂報告及線上報告 評分標準
 

  (1)    期中考:20%

  (2)   期末考30%

以上兩項考試在教室集體進行;題目類型包括:字彙、閱讀理解能力、簡答題等

  (3)   每週作業:30%

        1.)   四次閱讀札記(含訂正)(20%)

        2.)   回應及討論 (7%)

        3.)   字彙測驗(3%)

  (4)   小組報告:20%

小組報告可供學生學習如何進行團體合作及有效溝通。

      1.)   在學期開始兩週內,學生應自行分組(每組約四至五人,依實際修課人數調整)。小組應協調、選出一位負責任的組長後,在留言版張貼小組成員名單。

      2.)   每組需負責二至三次的團體報告。準備期間的聯絡與溝通,應利用教學平台進行,但最後的呈現則是利用面授的機會在教室進行。報告時間約為15分:10分鐘為報告,5分鐘為Q&A

    3.)    各組的報告除了口頭呈現外,還需要書面資料(簡報或是講義形式)。在報告前一週,需先上傳PowerPoint 或是Word 檔案。最晚在報告三天前,上傳報告的大綱或是摘要。

    4.)    報告當週另需做心得分享;省思報告表現,提供建設性意見回饋(Peer Review)。

*以上各項作業都有繳交期限。逾期繳交的討論皆不算分,請各位務必注意。

  (5)   積極參與線上討論或提供教材改善回應可額外加分(最高5分)

線上學習不是孤單的。除了與老師及助教溝通外,同學彼此之間的對話和分享也是很好的學習。在基本每週兩篇回應外的積極參與是會獲得鼓勵的。

如果抄襲他人的文字,一旦發現輕則零分計算,重則送校處理。本課程要求每位同學按部就班完成學習,脫漏太多不但無法達到有效學習,也影響全班風氣及評分公平性。因此有扣考規定。

其他
參考書目

l      Goshgarian, Gary.  The Contemporary Reader. 8th ed. New York: Pearson Longman, 2005.(由楊如英 兼任講師提供教材註解)

為尊重版權,會鼓勵同學購買原版教材。此外本課程將訓練學生在網路或圖書館上搜尋相關文章與資料,以進行背景了解、立場比較或議題論辯

Top